华南理工大学王海辉教授作客“兰州化物所建所55周年系列学术报告”

 王海辉教授作报告

7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55周年所庆系列学术报告”第七场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王海辉教授到所里进行交流,作了题为“混合导体透氧膜分离与膜催化”的学术报告。

混合导体透氧膜是一类重要的致密无机膜,与目前工业上所用的制氧法相比,用致密混合导体透氧膜不仅具有连续生产氧的优点,并且还将大大降低能耗与投资成本和操作成本。报告中,王海辉教授重点介绍了其研究小组在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设计、混合导体透氧膜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及混合导体透氧膜在清洁能源(制氢)、环境处理(NxO减排)及石油化工(烷烃制烯烃)等的应用。最后,他还介绍了其课题组在无机膜用于锂离子电池方面的最新工作。

王海辉教授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同年10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前往德国汉诺威大学物理化学与电化学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2007年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杰出青年教师引进回国。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2008年获霍英东优选基金,2011年获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王海辉教授主要从事混合导体钙钛矿透氧膜材料的设计、中空纤维透氧膜的制备及透氧膜反应器用于化工过程强化等基础研究,近年来在化工学科国际顶级期刊AIChE J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SCI收录论文90余篇,文章被引用1600余次,SCI他引1200余次,h因子为26。